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人情味的餐廳|跑緣

黃志誠牧師表示,他開設「跑緣」的初衷是為了追尋香港人特有的人情味。他認為,近年來香港社會因為租金上漲和工資壓力增加等種種原因,人情味逐漸流失。為了回應這個現象,他希望創造一個場所,讓客人感受到真誠、友善和無拘無束的氛圍。

年輕創業者開拓教育新領域|鄧皓陽

24歲,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在尋找人生的方向。然而,鄧皓陽先生(Sunny Tang)已經是一位教育機構的創辦人,並且在心理學與創業教育的交匯處,開創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他的故事,既是對青年創業精神的最佳詮釋,也是一場融合科學與創新的探索。

生命相連的力量|傻媽流浪動物之家

在香港這片繁華都市的邊緣,有一個備受關注、充滿愛與希望的角落,「傻媽流浪貓狗之家」。這個由Annie Wong(人稱傻媽)一手創辦的動物收容所,不僅是數百隻流浪貓狗的避風港,更是一個讓人重新思考「生命」與「責任」的地方。

打造企業文化的傳奇之路|專訪鄭賜霞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有些領袖憑藉堅定的信念和無限的熱情,突破重重挑戰,帶領自己的團隊創建出別具一格的企業文化,鄭賜霞女士(Ada)便是這樣的一位。在本次專訪中,她以坦率真誠的分享,讓我們看到她如何將個人價值觀融入工作,並用包容和智慧去影響身邊的人。

香港青年與電商|創新與未來的可能性

隨著數碼時代的快速發展,電商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環,而香港的年輕人正逐步在這個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從創業到成為KOL,再到打造個人品牌,越來越多青年人通過電商開創新機會,甚至實現財務獨立。亞太新經濟文化總會副會長李盛康先生在接受專訪時,分享了他對香港青年及電商發展的觀察與建議。

從廣東小子到太極名師|武振文師傅

在武術界中,有這麼一位名叫武振文的師傅,他的故事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武術的深厚底蘊,更展現了一個武者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

唱歌的力量|黎浩強先生(黎Sir)

香港的中年音樂圈裡,黎浩強先生 (黎Sir) 是一位備受尊敬的音樂導師,無論是教學經歷還是對音樂的熱愛,都使他成為許多學員心中的良師益友。從年輕時玩樂隊,在湾仔酒吧至中環一級夜總會駐場, 到後來專注於教唱歌,黎Sir 的音樂旅程充滿了激情和堅持。他教唱歌已超過十多年,並且每年都會給學員舉辦三場演唱會及行内友好約四次演唱會,這些活動成為了他教學生活的重要部分。

同行路上的支持與希望|粉紅社

香港有許多支援乳癌患者的組織,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幫助。而在這些組織中,粉紅社的誕生源自於創辦人關裕穠小姐 (Candy)的深切洞察。

喝茶連結世代的橋樑|莊永紅先生

在香港,喝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日常習慣。無論你是老人、中年人,還是年輕一代,「喝茶」這件事,無論在家裡、酒樓,抑或是工作場所,早已深深滲透於每個人的生活中。莊永紅先生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並深入探討了喝茶這個傳統習慣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

刺繡與藝術的結合|郭燕芬老師

在當代藝術的領域裡,刺繡這一古老的手工藝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悟藝書畫會會長郭燕芬老師,便是這門傳統技藝的傳承者與推廣者。她不僅精通繪畫,更能將刺繡發展成一種與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形式。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