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我們
同悅人物
專訪系列
同悅生活
同悅生活
心理健康
Search
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Touhk
同悅人物
專訪系列
同悅生活
同悅生活
心理健康
Touhk
首頁
關於我們
同悅人物
專訪系列
同悅生活
同悅生活
心理健康
預約專訪
搜尋
WhatsApp社群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4, 2025
聾人世界的無聲困局|邵日贊先生
Read more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3, 2025
用愛與運動改變人生|陳曉琴的感動故事
Read more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3, 2025
用雙手連結無聲世界|盧芍然
Read more
Load more
同悅報導
同悅報導
清明掃墓攻略|10 個你必須知道的注意事項!
同悅報導
陪伴孩子走過ADHD與ASD挑戰|「有SEN有識」...
同悅生活
同悅生活
產後情緒健康:媽媽和家庭的共同關注
同悅生活
產後抑鬱的主要風險因素需知
Top 5 This Week
助兒童成長,建立自理能力|專訪陳曉穎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1, 2025
用雙手連結無聲世界|盧芍然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3, 2025
青年力量推動特殊教育共融|梁詠荍
專訪系列
Steven
-
March 29, 2025
用愛與運動改變人生|陳曉琴的感動故事
專訪系列
Steven
-
April 3, 2025
生命相連的力量|傻媽流浪動物之家
專訪系列
Steven
-
March 31, 2025
專訪系列
教學相長的意義|黎多福先生
專訪系列
March 25, 2025
0
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對於許多長者而言,使用新科技仍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挑戰。然而,有一位熱心人士——黎多福先生,透過建立一個線上群組,無私地教授長者們解決科技問題。他的故事不僅蘊含深遠意義,更展現了他如何在教學中學會包容與耐心。
基層文化與情緒管理|黃志誠牧師
專訪系列
February 25, 2025
0
在一次訪談中,黃志誠牧師深入剖析了基層文化與情緒管理之間的關係。他的洞察揭示了基層人在情緒表達、溝通方式與相互理解上的獨特性,並以親身經歷與具體例子生動地呈現了這些特徵。
開啟潛意識的鑰匙|專訪曾詩菱
專訪系列
March 23, 2025
0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內心深處的需求與糾結。而曾詩菱的工作,正是幫助人們從潛意識中找到答案,解開束縛,釋放潛力。作為一位擁有 19年人力資源及培訓經驗的專家,曾詩菱不僅培訓了超過 3000名第一線銷售人員 和 800名零售管理人員,還曾踏足 30多個城市,為無數人帶來專業指導。如今,她更進一步,將自己的專業與心理學結合,探索更深層次的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探索生命密碼|專訪孟君蔚老師
專訪系列
March 23, 2025
0
在近年來 MBTI、星座分析等性格測試風靡市場之際,一種更直接、更具統計基礎的個人分析工具「生命密碼」,悄然在華人圈內流行起來。這次我們專訪了深耕此領域的孟君蔚老師(Wendy),請她分享這套工具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如何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AI與STEM主題開放日|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探...
專訪系列
March 10, 2025
0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將於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舉行一年一度的盛事——開放日。今年的主題聚焦於「AI與STEM」,為學生、家長及社區帶來一場充滿創意與趣味的教育饗宴。
搏擊與人生的平衡:專訪向柏榮
專訪系列
March 24, 2025
0
在搏擊界,「向柏榮」這個名字無疑代表了一種堅毅不屈的精神。他憑藉對搏擊運動的熱愛與執著,從一個普通的少年一步步成為搏擊圈的人物。然而,在面對新一代年輕人時,向柏榮並不鼓勵單純模仿他的路徑,而是希望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85歲的無私奉獻者|袁根源的義工之路
專訪系列
December 2, 2024
0
袁根源先生,今年已經85歲,但他依然活躍於義工服務的前線,並未因年齡而停下奉獻的腳步。相比不少人對退休生活的悠閒向往,袁先生的選擇格外與眾不同。他不僅沒有因年事已高而退居幕後,反而持續以無比的熱忱參與義工活動,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香港巴士文化的先驅|陳自瑜先生
專訪系列
November 4, 2024
0
陳自瑜先生是在香港巴士文化界的知名人物,他的故事始於1997年前後,當時他受到外國書籍的啟發,決定創立一家公司,專注於以巴士為主題的書籍。他的初衷不只是商業上的嘗試,更是對香港這座城市獨特交通文化的致敬。
玄學與哲學的交會|馮智翔先生
專訪系列
February 6, 2025
0
在現代社會,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尋求心理輔導或看心理醫生依然是一個敏感話題。馮智翔先生,作為一位致力於推廣中國文化和哲學輔導的推行者,坦言這背後的挑戰與機遇。透過一次深度訪談,他分享了他們團隊如何以哲學玄學的輔導方式,填補心理輔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空白,並探索社會服務與玄學哲學教育的結合之路。
為貓而生 為貓而活|專訪「沙肥貓」李美婷
專訪系列
March 5, 2025
0
在繁忙的香港,能夠全心投入於動物工作並堅持多年,實屬不易。今天,同悅有幸訪問到「沙肥貓」的李美婷,了解她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的心路歷程,以及她對貓咪的無私奉獻和深厚情感。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