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舞動人生|廖順霞與樂齡中國舞的美麗邂逅

在牛頭角的一處教會場地,每週都會傳來悠揚的中國樂曲聲,伴隨著整齊而優雅的舞步,一群樂齡人士正專注地練習中國舞。他們的舞蹈老師——廖順霞,不僅是一名中國舞蹈導師,更是一位用心推動樂齡健康與快樂的熱忱義工。

瑞士少女峰|露營與行山的心靈之旅

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能夠逃離至自然懷抱,不僅是一種放鬆,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這一次,TiTi帶著她的行山與露營經驗,前往瑞士的少女峰區域,展開了一段難忘的探索旅程。

探索青年力量|張曉彤

張曉彤Zita,就讀於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中三學生,現任「特殊教育青年會」市場及推廣部總監。雖然年紀尚輕,但她已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並在特殊教育需要(SEN)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奮鬥到成就的賽車之路|冼浩明先生

在眾多賽車手中,冼浩明的故事無疑特別而感人。他曾經說過:「機會只會在一次或兩次中出現。」這份真實的體會,讓更多年輕人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也提醒著他們在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機會中尋找與抓緊成功的可能性。

長者服務的核心價值|岑家雄先生

在面對各個年齡層的服務對象時,如何提供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的選擇權,是岑家雄先生多年來在長者服務中深思的課題。他認為,無論是小朋友、成年人,還是長者,都應該有機會清楚了解每一個選項的利弊,從而自主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安排。

揭示小朋友睡眠問題|茹柏鴻博士

在這次的訪問中,茹柏鴻博士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有趣且重要的現象。在一個專為小朋友設計的計劃中,研究人員使用腕動計來客觀量度小朋友的睡眠情況,結果卻引起了一些家長意外的發現。

搏擊運動|誤解與真相|向籽羲

現役搏擊運動員向籽羲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推廣搏擊運動,但他發現,社會對這項運動仍存在不少誤解。許多人將搏擊與暴力劃上等號,甚至有人認為「打拳的人是不是黑社會?」、「會不會無故挑釁打架?」這些刻板印象,讓不少搏擊運動員感到無奈。

生死之間的溫暖陪伴|傳燈法師的生命關懷之路

在醫院的走廊中,總有一群默默無聲卻溫暖如光的人。他們穿梭在病房之間,陪伴那些面臨生死關頭的病人與家屬,傳遞著對生命的深刻關懷。傳燈法師,作為佛教靈性關懷團隊的一員,多年來為無數病人送上心靈的安慰與支持。在一次訪談中,法師分享了他們如何以柔軟的方式,陪伴病人走過這段最艱難的旅程。

用音樂與舞台,打破聾健界限|楊詩敏

音樂與舞台劇,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再熟悉不過的藝術形式,但對聾人和聽障人士來說,這卻是一場挑戰與突破的旅程。由香港聾人機構「龍耳」舉辦的舞台劇計劃,正是將聾人、聽障人士與健聽人士結合,透過半年多的訓練,讓他們攜手登上舞台。以下是同悅專訪「龍耳」楊詩敏,了解這次計劃背後的故事與意義。

堅韌與愛的故事|一位母親的啟發與傳承

在這座城市裡,有無數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而今天我們的受訪者是陳曉琴。她與女兒共同書寫的生命旅程,不僅展現了堅韌、愛與犧牲的力量,更訴說了一個母親如何用愛與行動改變孩子命運,並啟發他人的故事。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