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香港殯儀業的承傳與初心:專訪吳耀棠先生

在香港,殯儀業歷史悠久,承載著對生命的尊重與尾聲的關懷。作為這個行業的中流砥柱之一,吳耀棠先生不僅是香港殯儀業商會的永遠會長,也是推動業界發展的重要人物。他延續父親的事業,帶領行業走向新的高度,同時以初心為本,致力於優化善終服務。在這次訪談中,吳先生分享了他的經歷、理念及對行業的展望。

敘事繪畫治療|黃曉紅博士

在心理學與藝術治療的交匯點,一種名為「敘事繪畫治療」(Narrative Drawing Intervention)的全新心理治療模式正在逐漸受到關注。這一療法的開創者黃曉紅博士,不僅是心理學界的先驅,更是一位熱衷公益的實踐者。她的研究與實踐,源自於一段既感人又啟發深遠的經歷。

武術傳承與健康推廣|譚振江師父

譚振江師父是一位致力於傳承與推廣中國傳統武術的資深武術家。他早年師從姚崇英師父,專研雄勝蔡李佛拳,並在武術的道路上持續學習與精進,成為蔡李佛第七代傳人。他同時拜師於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宗師,成為陳氏太極第十二代門人,並考獲中國武術段位六段。在武術的深度與廣度上,譚師父均有豐富的經驗和心得。

守望者的堅守與承諾|專訪鄭偉軒

在過去的三年裡,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的無聲貢獻悄然覆蓋了整個香港,從繁華的市區到偏遠的鄉村,甚至遠至離島。他們的足跡遍布每一個角落,默默行動,解決著無數案件,為社會注入無盡的力量。這支隊伍由鄭偉軒創立,他們的工作雖然低調,卻承載著對社會的巨大責任。

發掘潛能的旅程|專訪曾詩菱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裡,如何突破自我、激發潛能、實現改變?這些問題或許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潛意識的力量。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曾詩菱,一位擁有19年人力資源與培訓經驗的商業顧問及培訓導師,她專注於幫助個人和企業從內心深處重新定義自己,並以潛意識為起點,開創嶄新的成長旅程。

搏擊運動|誤解與真相|向籽羲

現役搏擊運動員向籽羲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推廣搏擊運動,但他發現,社會對這項運動仍存在不少誤解。許多人將搏擊與暴力劃上等號,甚至有人認為「打拳的人是不是黑社會?」、「會不會無故挑釁打架?」這些刻板印象,讓不少搏擊運動員感到無奈。

法式與意式滾球運動推廣|黃仲鳴先生

在現今充滿競爭的社會中,擲球運動的推廣與普及往往面臨諸多挑戰。作為一名致力於推動社區運動的領袖,黃仲鳴先生深知這一點。他不僅積極投入資源,還以實際行動和決策,努力為更多人提供參與運動的機會。在一次訪問中,黃仲鳴先生透露了在推廣擲球運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案以及他對未來的期許。

從文化探索到親情深情|梁耕寧的故事

在廣東肇慶長大的梁耕寧,從小便展現出對文化與人情的濃厚興趣。如今,她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對世界的好奇心,踏上了香港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不僅在學業上努力追求卓越,她更以一顆感恩的心,詮釋了什麼是孝順與親情的深厚。

聾人世界的無聲困局|邵日贊先生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對殘疾或弱勢群體抱有同情和支持,但邵日贊先生,一位致力於推動聾人(聽障人士)權益的香港慈善組織「龍耳」創辦人,指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相比其他弱勢群體,聾人往往被忽略,甚至被誤解。他在接受訪問時分享了聾人面對的困境,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無聲的世界。

一個凝聚社區力量的故事|樂齡薈

黎多褔先生是樂齡薈的成員之一,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義工精神如何成為社區組織成功的基石。作為一個曾在樂齡薈參與兩年多的義工,他的經歷讓我們對這個以長者為主的組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