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義舞人生|鄒文輝先生

鄒文輝先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舞蹈義工。他原本是一名工程師,業餘跳舞多年,並且在提早退休後,全心全意投入舞蹈義工的工作。他的故事充滿了熱情、奉獻及不斷追求突破的精神。

粵曲的傳承之心|專訪周潔冰博士

在香港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似乎漸漸被時代的浪潮沖淡。然而,有這麼一群人,依然默默耕耘,致力於讓這些文化瑰寶得以世代相傳。周潔冰博士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一位熱愛粵曲的推廣者,她將自己的熱情化作行動,積極推動粵曲在社區中的普及。近日,我們有幸與周潔冰博士進行了一場深入訪談,了解她如何透過教學和推廣,讓粵曲這一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得以薪火相傳。

從玄學到人生管理|馮智翔先生

在現今講求效率與科學的時代,傳統文化與玄學的價值似乎愈來愈被忽視。然而,馮智翔先生,一位深諳哲學與玄學的文化推廣者,卻以獨特的方式將東方智慧與現代人生管理結合,為我們展現了傳統文化的嶄新面貌。本次專訪,馮先生與我們分享了他如何從新聞工作者走上文化傳承之路,以及成立「人生管理學會」的心路歷程。

健康與運動的智慧|楊子建 Ken Sir

眾所周知,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運動的全面意義?在今次訪問中,楊子建 Ken Sir分享了他多年來對運動的深入思考和實踐經驗。從親身經歷照護年長家人的例子出發,Ken Sir意識到健康並非理所當然。年輕時追求金錢,卻忽視了身體的警告信號。待到步入老年,當健康問題接踵而至時,金錢也難以買回曾經的青春。這一觸目驚心的轉變,讓Ken Sir意識到運動在維護健康中的關鍵作用。

從地鐵到數碼啟蒙:黎多褔的IT人生

在香港這個快速變遷的城市裡,有一位曾經在地鐵車務部門默默耕耘三十多年,如今成為IT啟蒙老師的退休人士,黎多褔先生。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從興趣到分享的旅程,更是一個見證科技變革的縮影。他用自己的努力與熱情,為長者與科技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用剪刀傳遞愛|三十年髮型師的義剪故事

這個人人追求效率與利益的時代,總有人選擇以自己的專業回饋社會,為有需要的人帶來關懷與溫暖。這位有著三十多年髮型經驗的髮型師Matthew,便是一個典範。他用一把剪刀,將愛與尊重傳遞給不同的社群,包括長者和聾人。近日,我們有幸採訪到他,了解他如何通過義剪改變別人的生活,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

從零開始|一位木雕匠人的堅持與傳承之路

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上,何樂都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從梅州到廣東,再到香港,他的故事充滿了挑戰和堅持。這位木雕匠人,用雙手雕刻的不僅是木頭,更是他對手工藝的執著和對傳承的熱愛。

探尋茶道的精神與未來|莊永紅先生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茶道似乎成為了通往內心平靜的橋樑。近年來,隨著茶文化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茶道來探索身心的平衡,並且對於中國茶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近日,我們有幸與大益茶道院香港大益茶道教室的莊永紅先生進行了一次訪談,從中了解到了關於茶道課程的詳情,以及茶道精神的深遠意義。

用心行善,傾聽世界|邵日贊先生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城市中,總有一些人默默為社會付出,邵日贊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慈善組織「龍耳」的創辦人,一生致力於推動無聲世界的平等與關愛。透過這次訪談,我們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如何以細膩的觀察與真摯的熱情,影響著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預防行山拗柴|陳啟泰物理治療師

作為一位行山愛好者,我們都知道行山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好的挑戰和鍛煉效果。然而行山也伴隨著一些常見的傷害問題,尤其是腳腕的拗柴傷害。我們邀請了物理治療師陳啟泰先生,深入討論了行山拗柴的預防和護理措施。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