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關注癌症患者|前線工作者的心聲與行動

在醫療與社會服務的前線,有些人默默付出,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他們的故事或許低調,卻充滿溫度與啟發性。我們有幸採訪了一位致力於癌症患者與長者福祉的工作者Athena,她以真實的經歷與熱忱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行動。

健康的秘訣|曾偉忠教練

對於長跑教練曾偉忠而言,跑步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養生之道。在一次訪問中,他與我分享了他多年來對於跑步和健康的見解。他提到通過與一位牧師學習養生跑,他的跑步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對他的身體狀況帶來了顯著的改善。現在他將這種養生跑的理念傳承下去,並期望能夠與更多人分享這項健康的運動方式。

愛德循環運動|延續關愛精神,讓社會更溫暖

在這個社會變遷迅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正能量來支撐彼此。愛德循環運動機構總幹事歐偉民在接受訪問時坦言:「現在的社會沉了一點,需要有更多積極的同行者,讓社會變得更美好。」這番話道出了當下許多人的心聲——社會需要關愛,需要行動,而愛德循環運動正是這樣一個充滿故事與使命的機構。

基層文化與情緒管理|黃志誠牧師

在一次訪談中,黃志誠牧師深入剖析了基層文化與情緒管理之間的關係。他的洞察揭示了基層人在情緒表達、溝通方式與相互理解上的獨特性,並以親身經歷與具體例子生動地呈現了這些特徵。

香港新興運動的魅力|匹克球

當提到香港的新興運動,「匹克球」(Pickleball)可說是其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這項運動近年來在本地迅速流行,不僅吸引了退休人士參與,更漸漸成為不同年齡層的熱門選擇。近日,同悅有幸與港鐵退休職員李錦生先生進行了一次訪談,他分享了他對匹克球的熱愛以及這項運動在香港的發展現況。

美食的共鳴|Christine

皮紋學,一個過去可能鮮為人知的學科,近年來逐漸引起關注。尤其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對自我探索的需求增加,這門學問被認為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自身的性格特質及健康狀況。在這次專訪中,我們特別邀請到皮紋學專家方淑範博士,為我們分享她多年來在這個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經驗。

燦爛的北方旅程|基層學生逐夢之旅

在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支持下,一項旨在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的計劃「百萬青年看祖國」,正以其深刻的意義和實踐的影響力,改變著許多年輕人的生活與視野。《同悅》專訪了此次活動的核心推動者之一,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副會長梁磊,並聽她講述這次活動幕後的點滴與心路歷程。

療癒陪伴|傳燈法師的溫暖行動

在喧囂的世界中,有些人默默地選擇以陪伴作為他們的使命,而傳燈法師正是其中一位。她並非心理輔導員,但她所做的事情卻深深撫慰人心,她以「陪伴」走進病患和家屬的世界,成為生命路途中的同行者。

從生死教育到生命的韌性|黃民牧師的啟示

在現今社會,人們常因生活壓力與不確定性而感到迷茫,如何面對生死、如何在困境中學習與成長,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課題。黃民牧師,一位在生死教育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導師,憑藉四十餘年的牧會及社區工作,為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守望相助|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的使命與未來

在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科技進步令人眼花繚亂,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卻似乎越來越疏離。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應運而生,致力於重建昔日的鄰里關懷精神,並為社會提供急需的援助服務。我們有幸訪問到團隊的創始人鄭偉軒,深入了解這個民間組織的誕生故事以及他們的未來願景。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