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悅報導

同悅生活

Top 5 This Week

專訪系列

視力保健的熱誠與使命|視光師盧廸富的故事

在視光學界,有些人把這門專業當作一份工作,而有些人則視其為一生的使命。註冊視光師盧廸富先生正是後者。從事視光工作多年,他不僅以專業技術幫助大眾改善視力,更透過義務工作與健康教育,積極向社會推廣視力保健。對他而言,眼健康不只是職業,更是一種責任與奉獻。

關係是老年生活的關鍵|專訪莊明蓮教授

莊明蓮教授指出,對老年人而言,社交關係是影響生活質素的關鍵。健康和經濟雖重要,但缺乏社交支持會導致孤獨和抑鬱。教授建議提早規劃,經營人際關係,以確保幸福的晚年,並強調情感聯繫的價值。

從娛樂到凝聚力的轉化|鄧慧詩

在當今的社會中,電...

周潔冰博士|粵曲傳承與社區服務

在灣仔的一個社區活動中心,我們見到了 周潔冰博士 ,一位剛退休不久卻依然忙碌於各種公益與文化傳承工作的熱心人士。她的故事,不僅讓人看到退休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也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粵曲文化與社區服務的緊密聯繫。

聾人世界的無聲困局|邵日贊先生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對殘疾或弱勢群體抱有同情和支持,但邵日贊先生,一位致力於推動聾人(聽障人士)權益的香港慈善組織「龍耳」創辦人,指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相比其他弱勢群體,聾人往往被忽略,甚至被誤解。他在接受訪問時分享了聾人面對的困境,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無聲的世界。

從家長到聯會的堅持與熱情|袁曉川主席

在現代社會中,家長的角色不僅僅是孩子的陪伴者,更是教育與社區之間的重要橋樑。荃灣家長教師會聯會有限公司主席袁曉川女士,從一名普通家長起步,憑藉熱情和責任感,逐步走上聯會的重要崗位,為家長和學校建立了更深層次的互動與合作。

預防行山拗柴|陳啟泰物理治療師

作為一位行山愛好者,我們都知道行山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好的挑戰和鍛煉效果。然而行山也伴隨著一些常見的傷害問題,尤其是腳腕的拗柴傷害。我們邀請了物理治療師陳啟泰先生,深入討論了行山拗柴的預防和護理措施。

義工服務的美好回憶|婁國芳主任

在現代社會,忙碌的工作、繁忙的家庭和深厚的友情都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支柱。然而,身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不應忘記貢獻社會的重要性。義工服務是一種正面的方式,它不僅能夠滿足個人的需求,還能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這篇訪談中,我們有幸與婁國芳主任交談,她分享了多年來參與義工活動的經歷和美好回憶。

突破極限|半馬挑戰之旅

渣打馬拉松,一場讓無數跑者熱血沸騰的盛事,每年都吸引著來自各地的參賽者。而今年,Joe也再度踏上這條征途,挑戰自己,完成半馬21公里的賽事。

從徒步中汲取力量與啟示|不老長征

在這段漫長而艱難的徒步旅程中,蔡兆明先生與鄧國有先生經歷了無數艱辛與挑戰。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逐漸適應徒步的節奏,他們不僅克服了身體上的限制,更在心理上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段旅程,對他們而言,既是一場體能的鍛煉,也是一場心靈的修行。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