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社會,人們常因生活壓力與不確定性而感到迷茫,如何面對生死、如何在困境中學習與成長,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課題。黃民牧師,一位在生死教育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導師,憑藉四十餘年的牧會及社區工作,為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在困境中學習:從生命經歷中啟迪
黃牧師的生命故事不僅體現在他的教學工作中,亦在他的個人經歷中深深體現。2019年,他的太太在德國旅行時意外踏入坑渠蓋,導致腰骨嚴重骨折。這場意外雖突如其來,但黃牧師一家以堅毅的心態面對挑戰,從中獲得了許多生命的啟發。
事故發生後,黃太太在法蘭克福的醫院接受了長達三小時的大型手術,背部被植入金屬支架以固定受傷的骨骼。手術後,她經歷了長時間的疼痛與復健,但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勤奮地進行物理治療,最終奇蹟般地恢復了正常的活動能力。黃牧師感慨道:「沒有人能猜到她曾做過這麼大的手術,背部有這麼大的支架,但她的行動卻如此自然。」
這段經歷不僅讓黃牧師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性,也讓他看到在逆境中,人與人之間的支持是多麼重要。黃牧師分享,當時在德國,當地的教會和陌生人主動伸出援手,有人送來熱湯,有人探訪慰問,給予他們一家無比珍貴的支持。他說:「生命中有困難時,總會有一些天使出現,陪伴你走過低谷。」

面對困難的態度:從「為什麼」到「怎麼面對」
黃牧師提到,面對困難時,心態的調整是關鍵。他以太太的意外為例,說道:「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事件,發生了就無法改變。但與其糾結於『為什麼』,不如思考『怎麼去面對』。」這樣的正面思考方式,讓他們在逆境中找到力量,並從中學習到珍貴的人生課題。
他認為,生活中的平凡本身就是一種恩典,沒有大風大浪便是幸福。而當意外降臨時,能以堅定的信心與積極的心態應對,才能真正體會生命的韌性與價值。

結語:生死教育的核心與人生啟示
作為生死教育的推動者,黃牧師從不僅僅停留在課堂講授上,而是將自己的生命經歷融入其中。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生死課題還是生活挑戰,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不斷成長。
在他的教導與分享中,我們能感受到生命的深度與厚度。正如他所說:「困難中總有同行者,總有天使陪伴,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用正面的心態,走過這條生命的旅程。」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the-resilience-of-life/。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