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片繁華都市的邊緣,有一個備受關注、充滿愛與希望的角落,「傻媽流浪貓狗之家」。這個由Annie Wong(人稱傻媽)一手創辦的動物收容所,不僅是數百隻流浪貓狗的避風港,更是一個讓人重新思考「生命」與「責任」的地方。

用一生守護生命
2017年,Annie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把多年的積蓄全數投放於一塊荒地上,親手開墾、搭建,創立了這個充滿溫度的動物收容所。沒有資助、沒有團隊,她獨自面對風雨,只為了給無家可歸的毛孩一個溫暖的家。
這裡收容的,幾乎都是被社會忽視的唐狗唐貓。他們曾經遭受遺棄、虐待,甚至身心創傷累累。傻媽說:「牠們每一隻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來到這裡,我們希望牠們能重新開始,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照顧。」

讓教育走進動物收容所
近日,傻媽開放動物收容所,迎來了一批特別的訪客——來自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的五年級學生與老師。他們以「珍惜生命」為主題,親身走進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近距離接觸這些曾經受創、如今重生的動物。
這次參觀活動,意義深遠。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聆聽傻媽分享動物的經歷,學習如何與動物和平相處,更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生命無分貴賤,眾生皆平等」這個道理。傻媽坦言:「能夠讓小學生走進動物收容所,是一個充滿意義的嘗試。我們感謝學校的信任與支持,因為唯有從小培養尊重生命的價值觀,才能為未來建立一個更有同理心與責任感的社會。」

領養,不只是愛心,更是責任
傻媽強調,領養動物從來不應該是「三分鐘熱度」。她目睹太多因為主人移民、生育或生活改變而被再次遺棄的動物。「你說牠們是家人,怎麼可以說扔就扔?對生命不負責任,最終受苦的是牠們。」
她呼籲社會大眾:「請停止購買繁殖場的寵物。唐狗唐貓同樣值得被愛,只要你願意給牠們機會,牠們會用一生回報你。」

人與動物的共融,從教育開始
傻媽的願望不僅是拯救每一隻動物,更希望改變人們對流浪動物的看法。她說:「我們這個地球不是只有人類可以生存。動物也是社區的一份子,應該被尊重、被看見。」
她的動物收容所雖然資源有限,但秉持著高度自律與衛生標準,讓第一次踏入的學生都驚呼:「這裡一點也不臭啊!」傻媽笑說:「環境乾淨,醫療資源就能省下來,這就是責任的表現。」

生命改變生命,全因有你
一個人,一個信念,一群被世界遺忘的生命。傻媽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堅持與愛。她所做的不僅是救助,更是一場關於「責任、尊重與教育」的生命運動。
我們感謝傻媽,也感謝像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這樣願意參與、支持生命教育的學校。因為正是這樣一份份微小卻深遠的努力,讓世界變得更溫柔、更有希望。
📸 圖片由「傻媽流浪貓狗之家」Facebook 專頁授權提供,特此感謝。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the-power-of-life-connection/。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