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同悅人物
關於我們
編者的話
生活小工具
WhatsApp 快速發訊息工具
一鍵符號
Search
Touhk
關於我們
編者的話
同悅人物
Touhk
首頁
同悅人物
關於我們
編者的話
生活小工具
WhatsApp 快速發訊息工具
一鍵符號
Top 5 This Week
香港青年與電商|創新與未來的可能性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23, 2025
從文化探索到親情深情|梁耕寧的故事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22, 2025
用心傾聽黑暗中的聲音|邵日贊先生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21, 2025
港式燒味的傳承與創新之路|專訪鄺羨予先生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20, 2025
青春同行|鄭月嫦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18, 2025
香港青年與電商|創新與未來的可能性
專訪系列
小編
-
February 23, 2025
隨著數碼時代的快速發展,電商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環,而香港的年輕人正逐步在這個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從創業到成為KOL,再到打造個人品牌,越來越多青年人通過電商開創新機會,甚至實現財務獨立。亞太新經濟文化總會副會長李盛康先生在接受專訪時,分享了他對香港青年及電商發展的觀察與建議。
揮春與書法|傳統文化的堅持與詩意
專訪系列
January 7, 2025
0
揮春和書法 隨著新年臨近再次活躍。郭燕芬小姐強調,揮春是情感交流和文化傳承的藝術,而書法修行是心靈鍛鍊的過程。
言語的正面影響|婁國芳主任
專訪系列
July 9, 2024
0
教育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責任的領域,而言語在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婁國芳主任作為一位資深的訓導主任,在學校的23年間,始終堅持著訓輔合一的理念。本文將分享婁主任與學生、教師的互動經驗,以及她所強調的正面言語對教育的影響力。
從徒步中汲取力量與啟示|不老長征
專訪系列
November 5, 2024
0
在這段漫長而艱難的徒步旅程中,蔡兆明先生與鄧國有先生經歷了無數艱辛與挑戰。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逐漸適應徒步的節奏,他們不僅克服了身體上的限制,更在心理上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段旅程,對他們而言,既是一場體能的鍛煉,也是一場心靈的修行。
玄學與哲學的交會|馮智翔先生
專訪系列
February 6, 2025
0
在現代社會,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尋求心理輔導或看心理醫生依然是一個敏感話題。馮智翔先生,作為一位致力於推廣中國文化和哲學輔導的推行者,坦言這背後的挑戰與機遇。透過一次深度訪談,他分享了他們團隊如何以哲學玄學的輔導方式,填補心理輔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空白,並探索社會服務與玄學哲學教育的結合之路。
同行路上的支持與希望|粉紅社
專訪系列
November 11, 2024
0
香港有許多支援乳癌患者的組織,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幫助。而在這些組織中,粉紅社的誕生源自於創辦人關裕穠小姐 (Candy)的深切洞察。
刺繡與藝術的結合|郭燕芬老師
專訪系列
November 20, 2024
0
在當代藝術的領域裡,刺繡這一古老的手工藝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悟藝書畫會會長郭燕芬老師,便是這門傳統技藝的傳承者與推廣者。她不僅精通繪畫,更能將刺繡發展成一種與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形式。
85歲的無私奉獻者|袁根源的義工之路
專訪系列
December 2, 2024
0
袁根源先生,今年已經85歲,但他依然活躍於義工服務的前線,並未因年齡而停下奉獻的腳步。相比不少人對退休生活的悠閒向往,袁先生的選擇格外與眾不同。他不僅沒有因年事已高而退居幕後,反而持續以無比的熱忱參與義工活動,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人物專訪
一次輕鬆的對話,通過訪談來分享您的故事和經驗。
預約專訪
報導
報導
February 5, 2025
康文署三月講座系列|藝術X執「生」
報導
January 25, 2025
「破地獄」之迷|迷信、文化與生活的啟示
報導
December 31, 2024
新一代農夫能否為農業帶來復興?|姜伊庭
報導
December 29, 2024
社會福利開支的兩難抉擇:周永新教授的建議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