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追求效率與利益的時代,總有人選擇以自己的專業回饋社會,為有需要的人帶來關懷與溫暖。這位有著三十多年髮型經驗的髮型師Matthew,便是一個典範。他用一把剪刀,將愛與尊重傳遞給不同的社群,包括長者和聾人。近日,我們有幸採訪到他,了解他如何通過義剪改變別人的生活,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
從偶然入行到三十年的堅持
Matthew回憶起自己的髮型師之路時,坦言這是一段「機緣巧合」的旅程。「那個年代讀書不成,什麼都試試做,剛好有朋友說不如試試過來做髮型師,結果一做就做了三十多年。」從最初的摸索到後來與朋友合夥開設自己的Salon,他憑著對工作的熱忱與多年累積的技術,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與支持。
但比起商業上的成功,Matthew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社會的付出。他表示,除了日常的工作,他也時常參與義工活動,尤其是通過義剪服務為有需要的人帶來便利與尊嚴。這樣的舉動,讓他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一層更深的意義。
與「龍耳」的第一次合作:剪出尊重與包容
Matthew最近一次的義剪經歷,是與「龍耳」這個致力於服務聾人的機構合作。這次義剪活動是他第一次為聾人服務,他坦言:「其實跟一般人一樣,他們也愛漂亮,也希望自己看起來更自信。」然而,過程中他也發現,聾人因溝通上的障礙,常常感到不安甚至害怕。「幸好有義工幫忙做手語翻譯,讓我們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剪出他們喜歡的髮型。」Matthew笑著說,看著他們剪完頭髮後的滿足笑容,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在這次活動中,Matthew深深感受到,聾人與普通人並無不同,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溝通。「對我來說,這次不僅是我幫助他們,反而是他們教會我如何更耐心、更用心地傾聽別人。」他說,這次經歷讓他覺得自己「上了一課」,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服務這個社群的決心。
義剪的美好:一份簡單的善意,卻能改變人生
談到為什麼願意做義剪,Matthew的回答簡單而真摯:「其實有很多人有需要,可能剪頭髮對他們來說是一筆負擔,而我只是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他們,沒什麼所謂,不是每件事都要講錢。」這樣的心態,讓他多年來持續參與義剪活動,無論是為長者、弱勢群體,還是像聾人這樣的特殊社群,他都樂此不疲。
Matthew還提到,這次活動的場地也讓他印象深刻。「那裡的環境很舒服,有鏡子,就像我們平時工作的地方一樣,讓人感覺很自然。」他特別感謝「龍耳」的義工團隊,形容他們「年輕又熱心」,是整個活動能順利進行的重要推手。
從助人到自我成長:義剪的雙向意義
Matthew認為,義剪不僅僅是幫助別人,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成長。「以前幫長者剪頭髮時,會比較容易溝通,這次跟聾人接觸,我才發現需要更多耐性與技巧。整個過程讓我學會先聽、再理解,然後再去行動。」他說,這樣的經驗讓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變得更有耐心,更懂得傾聽別人的需求。
未來,Matthew計劃持續義剪活動,特別是繼續為聾人提供服務。「其實他們幫了我更多,讓我看到了不同世界,也讓我變得更好。」他說,義剪對他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善舉,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結語:用剪刀傳遞愛的力量
Matthew的故事告訴我們,專業不僅僅是用來賺取收入,更能成為回饋社會的工具。一場簡單的義剪,帶給別人的是尊重與關懷,也讓Matthew在助人中不斷成長。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他一樣,從自身的專長出發,用行動去改變別人的生活,並感受這份無價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