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嫦 Jessica,現為「特殊教育青年會」的活動總監,就讀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職業治療學榮譽學士。她的故事與「特殊教育青年會」的發展,展現了青年一代如何用行動改變社會,並為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帶來希望。

特殊教育青年會的誕生
「特殊教育青年會」是香港首個由青年發起的特殊教育需要(SEN)社企。面對社會對SEN「及早識別」的認知不足,許多學童因未被及時介入而錯過發展黃金期,影響學習表現及個人成長。尤其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SEN學童,他們往往因缺乏文化資本而得不到適切支援,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甚至引發跨代貧窮。
青年會的使命是凝聚青年力量,在校園內外推廣SEN資訊,提升社會大眾,特別是低下階層家庭,對SEN的認知。他們希望透過普及「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觀念,消除對SEN群體的污名化,並以「同行」而非「同情」的態度支持他們。

與SEN同行的旅程
Jessica回憶起她與「特殊教育青年會」的第一次接觸,源於中五時期參加的一個名為「共融領袖大使」的計劃。這項計劃由青年會主辦,旨在訓練高中生了解SEN,並學習與SEN學童互動的技巧。在這個計劃中,她第一次接觸到SEN群體,並深刻體會到他們的真實需求。
她特別提到一次與名為羅生的SEN青年的交流。羅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讓她重新認識了這群學生的內心世界。「可能他們在外人眼中顯得不守規矩,但其實當你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時,他們可以滔滔不絕地分享。」Jessica說,這些經歷讓她明白到,每個SEN學童都有自己的特質和潛能,只要用心了解,他們都能展現出令人驚喜的一面。
用行動改變社會
高中畢業後,Jessica在大學一年級時,選擇加入「特殊教育青年會」的委員會,進一步投入推廣SEN資訊的行列。她參與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包括與SEN小學生互動遊戲、AI繪本製作、中大的職涯規劃活動等,致力於與SEN群體建立聯繫。她希望透過這些努力,讓更多人意識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並共同推動社會的改變。
Jessica認為,這份工作意義非凡。「社會上對SEN的關注仍然不足,但這群孩子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難以相處』,只要用心接觸,他們也能帶給我們很多啟發。」她希望未來能夠繼續透過青年會的力量,推動更多人了解SEN,並促進社會的包容性。

展望未來
今天的「特殊教育青年會」已成為推動SEN資訊普及的重要力量,而Jessica正是其中的一份子。她的經歷不僅展現了青年如何用行動影響社會,也讓我們看到,關注與同行的力量,可以讓每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同行,而非同情。」 這不僅是「特殊教育青年會」的理念,也是Jessica堅持的信念。她相信,透過持續的努力,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SEN群體的光芒。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sen-with-you-03/。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