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片熙攘的都市,有一群年輕人正默默耕耘,致力於推動特殊教育需要(SEN)的認知與支援。他們組織了香港首個由青年發起的特殊教育社企「特殊教育青年會」,透過創新與熱誠,奠定了屬於他們的使命。而文樂渝Athena,這位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中文教育系學生,同時兼修融合教育,是這股青年力量中的一員。她的經歷與熱情,折射出這個時代對教育的堅持與新思維。

特殊教育青年會:以同行之力改變未來
「特殊教育青年會」的成立,源於對社會現況的深切關注。現時,香港社會對SEN的認知仍存在一定盲點,尤其是在「及早識別」的重要性上,許多潛在學童因而錯失黃金介入期,導致學習表現乃至個人發展受限。特別是來自低下階層的SEN學童,他們因缺乏文化資本和資源支持,往往面臨更大的困難,無形中擴大了貧富差距,甚至形成跨代貧窮。
青年會不僅僅是一個倡導組織,它更是一個行動平台。透過普及「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理念,他們希望消除SEN的社會污名化,以「同行而非同情」的態度,為SEN群體提供支持。他們的願景是讓更多人了解SEN,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從而幫助更多孩子被及早識別,獲得適當的支援,為未來鋪墊更好的基石。
從課堂到社會:文樂渝的教育旅程
作為「特殊教育青年會」的活動總監,Athena的故事別具啟發性。她目前就讀於香港教育大學,主修中國語文教育,同時副修融合教育。她坦言,正是這段學術背景,讓她對SEN群體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這份理解也成為她加入青年會的契機。
Athena分享道,當初在修讀融合教育時,她才真正了解到主流學校中不僅有普通學生,還有需要特殊支援的群體。然而,她也觀察到,許多未來的教師甚至現職教師,對SEN的認識不足,甚至存有抗拒心理。這些情況讓她感到憂心,因為作為前線教育工作者,若教師本身缺乏支持SEN學生的意願,SEN群體的處境只會更加艱難。
她回憶起在學校的實習經歷,當時曾參與Student Support Team,負責協助SEN學生的支援工作。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如何幫助SEN學生融入課堂,並發掘他們的潛能。正因如此,她希望未來能加入學校的SEN支援團隊,為更多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初遇青年會:從關注到行動
Athena的加入,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了「特殊教育青年會」的貼文,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SEN相關知識,甚至提到一些她之前從未考慮過的角度,例如資優學生也可能有特殊教育需求。這些資訊啟發了她,讓她意識到青年會的工作不僅教育大眾,也為她日後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當時看著他們的貼文,真的覺得很有意義。」她回憶道,「這些資訊不僅幫助了我,更讓我看到這個機構的價值所在。」彼時,她正為自己的未來教育之路尋找方向,於是毅然決定報名加入青年會,成為一名committee成員,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推動這項充滿意義的工作。
團隊的核心:熱誠與使命感
Athena形容,青年會的每一位成員都懷抱著強烈的使命感和熱情。「我們的團隊真的很核心,大家都是自發性地參與,因為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種熱誠,讓整個團隊在推動SEN教育的過程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
她認為,這份堅持源於對教育的信念,也來自對SEN學生的關懷。正是因為他們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對SEN的認知,才讓這項工作充滿了價值。

未來展望:以教育為本,共創平等
對於未來,Athena希望能將青年會的理念與實踐帶入更多校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她深信,只有透過教育,才能真正消除對SEN的誤解,並為這個群體帶來更多支持與機會。
在Athena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青年教育工作者對未來的承諾,也感受到一群青年人如何以熱血與行動,推動社會進步。「特殊教育青年會」的每一步,都為這個社會注入了新的希望。他們的努力,或許正是改變的開始。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sen-with-you-02/。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