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片繁華的都市中,廢物回收似乎並不常被人放在心上。然而,有一位堅持為環境盡一份力的創業家,他不僅創辦了香港唯一的紙包飲品回收廠「喵坊 Mil Mill」,更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環保產業可以在逆境中堅持不懈。這次專訪中,葉文琪先生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創業歷程、挑戰,以及對香港環保的願景。
從理想到實踐:喵坊的誕生
很多人認識葉文琪,是因為他創辦了「喵坊 Mil Mill」,一間專門回收紙包飲品、紙杯、甚至紙飯盒的回收工廠。這些廢物,哪怕清洗乾淨,也因其複合材質(如紙、塑膠混合)而難以被當作普通廢紙回收。葉先生解釋道,在全球範圍內,這類廢物通常被視為商業垃圾,只有當地有專門的設施才能處理。
「喵坊 Mil Mill」並非一日建成。葉文琪與他的團隊早在2009年創立公司,並於2011年萌生在香港設立回收廠的想法。當時,他們注意到香港的廢紙回收率偏低,市民對回收的流程及最終去向也相當陌生。「如果我們能建一間廠,讓市民親眼看到廢紙如何被處理並轉化為資源,或許能提升回收意識。」葉先生如此說道。
但這條路並不容易。「喵坊 Mil Mill」的設廠計劃因資金和場地問題一再推遲。直至2017年,團隊才決定嘗試申請回收基金,並於2019年正式在元朗工業村的廠房落成投產。然而,開廠不到一年,他們便遇上了COVID-19疫情,公司一度面臨倒閉危機。
逆境求存:疫情下的挑戰與希望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紙製飲品包裝的供應量驟減,「喵坊 Mil Mill」的運營隨即陷入困境。但葉文琪感謝當時一班年輕的區議員,他們熱衷於推動環保理念,幫助「喵坊 Mil Mill」建立更廣的社區網絡,並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喵坊 Mil Mill」還嘗試在疫情中推出環保廁紙(即使用回收紙製成的產品),希望以「閉環經濟」的方式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那時候真的是一段艱難的時光,」葉先生坦言,「但我們看到市民的熱情。就算疫情期間,我們推出的廁紙甚至一度被搶購。」他還提到,即使在疫情中,「喵坊 Mil Mill」仍積極參與公益,例如協助收集物資支援土耳其地震災民,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搬遷與新挑戰:從零再來
就在疫情稍緩之際,「喵坊 Mil Mill」再次迎來重大挑戰,廠房被迫搬遷。這對一間中小型回收企業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我們原本的設備有很多是大型基建,搬遷過程中只能帶走約兩成,其他的都無法挪移。」葉先生回憶道。
為了解決新廠房的問題,「喵坊 Mil Mill」透過多方籌款,包括出售印有環保口號的T恤,吸引了市民的廣泛支持。「我們非常感動,市民對我們的支持超乎想像。最終,我們籌到了足夠的資金,找到了一個適合的新場地,並簽下了九年的長期租約。」
香港規模雖小,但理念更重要
葉文琪坦承,「喵坊 Mil Mill」的技術並不新穎,類似的回收廠在中國內地及台灣早已有之。然而,「喵坊 Mil Mill」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理念,它不僅是一間回收廠,更是一個教育平台,希望改變市民對回收的認知。
「內地的工程師來參觀我們的廠時,常說我們的規模像玩具廠一樣。但我告訴他們,我們的目標不是追求大規模的生產,而是推動減廢的概念。」葉先生認為,香港這樣的城市,回收的意義不在於創造大宗產品,而在於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減廢服務。
展望未來:推動環保經濟的可能性
談到未來,葉文琪對垃圾收費政策的實施抱有期待。他認為,垃圾收費能讓市民更關注垃圾分類與回收,而「喵坊 Mil Mill」也能藉此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更多減廢服務。「我們一直相信,環保可以是可行的商業模式,」葉先生說,「雖然一路走來,我們遇到過疫情、搬遷等重重挑戰,但只要市民支持,我們就一定能找到方法繼續走下去。」
結語
葉文琪及「喵坊 Mil Mill」的故事,是香港環保產業的縮影。即使在困難重重的環境下,他們依然堅持初心,以行動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是一個關於環保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堅持與希望的故事。
「喵坊 Mil Mill」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即使在資源有限的地方,只要有理念、有行動,就能為環境帶來改變,也為未來的環保經濟創造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