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讓社會更包容|范寧醫生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都市裡,弱勢群體的生活往往被忽視。然而,「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一直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公平的機會,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這次專訪中,他分享了對社會包容性、公共醫療、基層生活改善及教育應有方向的深刻見解。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都市裡,弱勢群體的生活往往被忽視。然而,「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一直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公平的機會,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這次專訪中,他分享了對社會包容性、公共醫療、基層生活改善及教育應有方向的深刻見解。

來自社會的包容性

范寧醫生強調,幫助弱勢群體不僅是提供服務,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能力。例如,清潔工群體長時間工作,往往忽略自身健康,「但如果我們能夠走進他們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每天抽出十分鐘來做簡單的伸展運動,一星期後,他們就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這是一種啟發。」

這種「啟發」不只是短暫的援助,而是讓他們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進而鼓勵其中有能力的人成為「健康領袖」,帶動身邊的同事一起改善生活質素。這樣的模式不僅幫助個人,也促進整個社區的健康意識。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都市裡,弱勢群體的生活往往被忽視。然而,「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一直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公平的機會,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這次專訪中,他分享了對社會包容性、公共醫療、基層生活改善及教育應有方向的深刻見解。

香港的公共醫療,真的完善嗎?

「我曾經有一個迷思,認為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是全世界最好的」范寧醫生坦言,「但為什麼仍然有人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

他指出,這並不只是醫療系統的問題,而是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房屋、物資、醫療等各方面的不均等,讓許多基層市民難以獲得基本保障。因此,「醫護行者」不只是提供醫療服務,更希望透過教育與倡議,推動社會政策的改變。「我們需要一個真正包容的社會,讓所有人,即使是被標籤的人,例如LGBT群體,都能獲得應有的尊重與服務。」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真正的健康,不只是醫療,而是選擇

談到健康,范寧醫生認為,真正的健康不應該只是「看到醫生」這麼簡單,而是要改變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麥當勞吃飯,也可以選擇更健康的餐點,因為現在的選擇變多了,這就是一種進步。」

他舉例說明,全球經濟狀況起伏不定,但這並不代表人們就要放棄健康的生活方式。「數字是可以操控的,但真正影響生活的,是我們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減少浪費、選擇更健康的飲食、選擇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做的事。」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都市裡,弱勢群體的生活往往被忽視。然而,「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一直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公平的機會,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這次專訪中,他分享了對社會包容性、公共醫療、基層生活改善及教育應有方向的深刻見解。

教育的核心:尊重與公平

最後,范寧醫生談到教育的重點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培養學生對世界的理解與責任感。「我們是否還要讓孩子相信,只要成績好,未來就能一片光明?現實並非如此。」

他認為,教育應該更強調「尊重」與「公平」,讓年輕人學會如何做出負責任的選擇,並關心社會。「這不是口號,而是應該落實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真正了解社會運作,並思考如何推動改變。」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make-society-more-inclusive/。歡迎轉載。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專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