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舞火龍是香港一項獨特的傳統民俗活動,代表著當地居民的團結精神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每逢中秋佳節,這項盛事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成為香港文化的標誌性活動之一。舞火龍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融入了歷史、傳說與社區情懷的文化藝術,並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將深入探討大坑舞火龍的歷史背景、活動過程、社區精神及其文化館的意義,展現這項傳統活動的豐富內涵。
歷史背景
大坑舞火龍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紀末。當時,大坑村正遭受瘟疫的侵襲,村民們為了祈求平安,決定製作一條插滿長壽香的草龍,並在中秋之夜舞動。這一行為不僅是對瘟疫的抵抗,也是對神明的祈求,期望能夠驅走災難,保佑村民的安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活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舞火龍。根據歷史記載,舞火龍的活動在1910年代已經開始形成規模,並在1945年後逐漸成為大坑村每年中秋的主要活動。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龍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認可不僅提升了其文化價值,也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活動過程
每年中秋節期間,大坑舞火龍的活動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火龍的長度達67米,相當於5.5架雙層巴士的首尾相連。龍頭重約48公斤,並點綴著約12,000根燃燒的線香,形成了壯觀的視覺效果。這條火龍需要約300名健兒共同舞動,為期三晚的表演在大坑的街道上進行,展現出舞龍者的技巧和協調。
舞火龍的過程中包含多種儀式表演,如「起結龍團」、「火龍過橋」、「火龍過龍尾」及「火龍纏雙柱」。這些表演不僅展示了舞龍的技藝,也吸引了眾多攝影師和遊客前來拍攝,成為了難得的機會。在表演中,舞者們手持用香枝製作的火龍,伴隨著傳統音樂的節奏,展現出火龍在街道上靈活穿梭的壯觀場面。
舞火龍的儀式
舞火龍的儀式性質十分強烈,活動中包含了多種傳統儀式,例如:
- 龍眼點睛儀式:在每年的舞火龍活動中,會舉行特別的「龍眼點睛」儀式。這一儀式在蓮花宮進行,該廟宇是為了紀念傳說中觀音菩薩在蓮花上修行。點睛儀式的過程中,人們會在火龍的眼睛部位繪上最後一筆,象徵著為火龍注入生命,這不僅是傳統的儀式,更是一種對火龍的祝福和敬意。
- 火龍巡遊:舞火龍的巡遊過程中,會有多種儀式表演和互動環節,讓觀眾更深入地體驗這項文化。例如,舞者在巡遊中會進行「火龍過橋」等表演,這些表演不僅展示了舞龍的技藝,還加深了觀眾對這項傳統活動的理解。
- 舞龍珠要全程倒行:作為火龍的領頭者,舞龍珠這一位置尤其重要,因為龍珠負責為龍頭指引方向。所以舞龍珠的表演者們需要時刻面朝龍頭,引領火龍的動向,因此他們需要倒着走。
社區精神
大坑舞火龍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社區的支持和參與。當地居民對這項傳統活動的重視,使得每年都有新一代的成員加入。輝哥,已故的前總指揮,曾表示,舞火龍的精神在於社區的團結。他形容村民們非常齊心合力,無論是新搬來的居民還是已經遷走的鄰里,都能夠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這種社區精神不僅體現在參與活動的人數上,還體現在對傳統的尊重和傳承上。有自八歲起便參與舞火龍活動,現已投入超過十年的健兒表示,舞火龍不僅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和社區的認同。隨著年輕人對這項傳統活動的參與,舞火龍的未來在新一代中得到了延續。
大坑火龍文化館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宣傳這一文化遺產,大坑火龍文化館於2010年開幕。該館位於書館街,原建築物是於1909年創立的「孔聖義學」,後於二戰期間被毀,戰後得以重建。文化館內設有展覽館,介紹大坑舞火龍的歷史、文化意義及社區的演變,讓遊客深入了解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文化館的展覽不僅展示了舞火龍的歷史和傳統,還提供了多用途的空間供舉辦不同的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和體驗這項文化。館內的展覽包括舞火龍的製作過程、舞者的訓練以及活動的背後故事,讓遊客能夠全方位地了解這項文化。
結語
大坑舞火龍不僅是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更是香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特的形式展示了社區的團結和文化的延續,成為了中秋佳節不可或缺的盛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活動將繼續在新一代中生根發芽,將其文化意義傳遞下去。無論是透過社區的共同努力,還是通過文化館的教育推廣,大坑舞火龍都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發揚光大,成為更多人心中的文化瑰寶。這不僅是對過去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承諾。
( 資料來源: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香港旅遊發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