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匠心不息|何樂與木雕藝術的堅持與傳承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中,傳統手工藝逐漸被機械化取代,懂得欣賞並專注於手工藝的匠人越來越少。然而,何樂卻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以木雕為核心,專注於復興手工藝術,並致力於將這門古老技藝融入現代生活,為木雕注入新的生命力。

傳統手工藝的挑戰與堅守

「其實,木雕這件事會不會越來越少人關注?」何樂感慨地提到,傳統手工木雕在香港逐漸式微。由於缺乏技術傳承,加上本地工匠人手不足,不少古建築修復工程甚至需要交由內地完成。「香港已經很難找到師傅了,工資不高低無所謂,但公司追求效益,要求工期快,手工藝卻急不來。」這種現實讓不少手工匠人感到無奈。

何樂並不因此妥協。他選擇將匠人的執著投入到木雕創作中,即使作品需要耗費數月時間,他仍以耐心和專業完成每一件作品。「木雕不同於流水線產品,它是一種精神,一種溝通,甚至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匠心細作:用木雕講故事

何樂的作品範圍從盤子、屏風到掛件等裝飾品,甚至涉及舊木材的再利用。他強調,木雕的目標並非生產實用家具,而是創造能夠與人產生情感聯繫的藝術品。「一個普通的盤子,可能只是承載食物的工具,但當它經過木雕的裝飾,便多了一層藝術的意義,甚至成為一段故事的載體。」

他還提到,木雕的過程常結合手工與現代技術,部分作品需要先將手寫字或設計輸入電腦,再經雕刻機處理。但最終的細節仍需手工完成,這是機械無法取代的。「一件作品的完成,可能需要幾十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但這是一份慢工出細活的藝術。」

傳承與創新:木雕的現代意義

在新蒲崗與牛頭角的木工坊,何樂不僅專注於自己的創作,還擔任導師,教授木雕技藝。他的課程涵蓋從入門到進階的多個層次,目標是讓更多人了解木雕的魅力,同時為這門手藝培育更多的新生力量。他坦言:「木雕這一塊很細,和大多數木工品不同,我們不做椅子、筷子,而是專注於盤子、掛件等雕刻工藝。這是木工的延伸,也是藝術的升華。」

舊木新生:賦予老木材新生命

除了創作新作品,何樂還熱衷於回收舊木材,將它們重新打磨、雕刻,賦予新的生命。「舊木材有歲月的痕跡,能夠講述一段歷史或者一個故事。重新利用它們,不僅環保,也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他將這些作品拿到展覽中展示,讓更多人看到木雕的可能性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結語:慢工中品味生活的美好

何樂對木雕的堅持和熱愛,並不是單純的匠人執念,而是對生活細節的熱情與追求。他相信,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匠人的靈魂,進而與使用者產生情感連結。「木雕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觀,更在於它所傳遞的價值和故事。」在這個講求效率的年代,何樂用他的作品提醒我們,慢下來,用心去感受手工藝的溫度與魅力。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he-le-and-the-persistence-and-inheritance-of-wood-carving-art/。歡迎轉載。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專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