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宗教哲學重塑心理健康|潘啟聰博士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香港這個城市無疑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壓力的地方。經濟效益、效率至上的價值觀似乎主導了一切。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有人選擇回歸傳統文化,從中尋找生活的智慧和平衡。潘啟聰博士便是一位致力於將中國文化與宗教哲學普及化的學者,他的研究不僅涵蓋了心理學、哲學,還延伸至中國文學與輔導學等多個領域。透過專訪,我們深入了解潘博士如何將傳統文化的價值融入現代生活,並探索其對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的積極影響。

跨學科的學術背景與文化使命

潘啟聰博士的學術背景可謂多元而豐富:大學時期主修心理學,碩士階段進修哲學,並以孔子與老子的哲學比較為題完成論文;隨後,他攻讀中國文學的博士學位,目前正在進行第二個博士學位的研究,主題聚焦於輔導學。這種跨學科的背景不僅為他提供了多角度的視野,也讓他對中國文化的哲學與宗教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一直希望能將文史哲這些看似艱深的知識普及化,甚至應用於生活中,」潘博士坦言,「很多人提及宗教、哲學或文學時,可能會覺得它們很悶或者離現實很遠。但其實,這些知識背後蘊含著許多生活智慧,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心理挑戰。」

他提到自己的靈感來源之一,是一本名為《空想科學讀本》的書。「這本書以科學的角度探討一些科幻問題,例如,變成超人需要多少能量?它將看似遙不可及的概念,用科學邏輯解釋得淺顯易懂。我希望自己也能做類似的事情,將中國文化、文學和宗教哲學轉化為具體可用的生活智慧,尤其是在心理健康和親子教育方面。」

中國文化與心理健康的連結

潘博士的研究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還深入探討中國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實際影響。他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茶文化的論文,研究喝茶這一傳統習俗對年輕人心理健康的影響。「茶道不僅僅是一種飲茶的習慣,它更是一種心靈的修煉,能幫助人們放鬆情緒,提升專注力與內心的平靜感,」他解釋道。

目前,他的博士論文則聚焦於中國古代故事對兒童抗逆能力的影響。「中國文化中有許多啟發性的故事,例如《孟母三遷》或《愚公移山》,這些故事蘊含的價值觀和智慧,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堅韌的性格,增強他們應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他相信,透過講述這些故事,能夠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到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並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

佛教哲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匯

除了傳統文化,潘博士對宗教哲學,特別是佛教思想,也有濃厚的興趣。他的新書聚焦於香港的佛教團體,從社會科學的角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與貢獻。「很多人提到宗教時,會聯想到迷信或者過於理論化的哲學討論,但其實佛教在香港的發展,包含了許多實際的社會貢獻,例如臨終關懷、精神健康支持等,」潘博士指出。

為了撰寫這本書,他採訪了多位佛教出家人、義工、精神科醫生以及從事臨終關懷的醫護人員,試圖全面了解佛教團體如何在香港提供心理慰藉與社會服務。「這本書並不是純粹講宗教信仰,而是透過社會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佛教在現代生活中如何真實地幫助人,甚至是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道家智慧與親子教育:一種全新的視角

除了文化與心理健康,潘博士也嘗試將道家的思想應用於親子教育。他舉例道,道家提倡的「無為而治」其實是一種尊重自然規律的哲學觀念,這與現代教育中強調的「尊重孩子天性」不謀而合。「當我們用道家的角度來看親子關係,就會發現,父母不需要過度干預或控制孩子的成長,而是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發展。」

這種結合傳統智慧與現代心理學的方式,不僅讓人耳目一新,也為當代父母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的培養。中國文化中有許多可供借鑒的智慧,只是我們還未充分挖掘與應用,」潘博士補充道。

結語:文化傳承與現代生活的橋樑

潘啟聰博士的研究與理想,是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與心理學相結合,並以現代化的方式呈現給大眾。他希望透過這些努力,消除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與距離感,讓它們成為解決現代心理與教育問題的寶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