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繁忙生活中,巴士是眾多人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陳自瑜先生,一位對公共交通懷有深厚情感的記者,近日接受了專訪,分享了他與巴士之間的故事及其職業生涯的心路歷程。
幼年啟蒙:從熱情到職業
陳自瑜先生的旅程始於年輕時期,他對巴士的喜愛讓他無法自拔。從學生時代開始,他便沉迷於巴士的運作,並喜歡閱讀報紙,對新聞報導充滿好奇。這份對巴士的熱愛隨著時間推移,逐步演變成他想要追求的職業。
他回憶起自己在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那是一家報社。他的主管在面試中了解到他對交通的熱情,於是給了他機會。在報社工作期間,他專注於交通相關的新聞採訪,並憑藉對巴士的了解,快速撰寫出許多成功的獨家報導。
媒體生涯的成就
在陳自瑜先生的職業生涯中,有幾個報導特別令他引以為傲。其中之一是關於東區走廊的報導。他注意到政府在新建高架路的規劃中未允許中華巴士使用這條路線,這引發了公眾的不滿。他深入調查,並透過自己深入的交通知識,將這一獨家新聞呈現給讀者。這不僅讓他贏得了業界的讚譽,更讓他感受到新聞報導在促進政府透明度和公眾問責中的重要性。
他提到,編寫這篇報導需要的不僅是採訪技巧,還需要與運輸署官員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使他重新認識了在新聞工作中,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擴展視野:從報業到汽車刊物
在報社工作了十年後,陳自瑜先生迎來了人生的新挑戰。他轉向了汽車刊物《車主》,這讓他有機會將巴士的熱情轉化為專業報導。他提到,從日報的快節奏轉變為月刊的自由創作,讓他能夠更深入地分析和探討汽車和交通議題。
雖然初期他遇到了來自廣告部的阻力,認為報導巴士不利於銷量,但陳自瑜先生堅持自己的理念。他與老闆達成了共識,並用市場數據證明了他對巴士報導的可行性。最終,他的巴士專欄受到讀者的熱烈反響,甚至成為了刊物的亮點之一。
組織巴士迷會:一個熱愛的社群
陳自瑜先生並不滿足於僅僅做報導,他更希望能夠在社區中創造影響力。於是,他二十多年前和多位運輸行業高層朋友及巴士愛好者,發起並成立了「香港巴士迷會」。這個社團吸引了許多對巴士感興趣的人士,大家共同分享對巴士的熱情,交流行業資訊,並組織各類活動。
他透露,這個會的成立初期,他面臨著許多挑戰,但他堅持不懈,最終於社交媒體和線上平台上成功推廣了這個活動,獲得了廣泛的支持和關注。巴士迷會不僅成為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也促成了許多人之間深厚的友誼。

這是香港巴士迷會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會員活動,全港各大巴士公司派車參加,共有逾百位會員出席,開創本地巴士迷集體活動的先河。
結語:追尋夢想的旅程
陳自瑜先生的故事是一段對公共交通的熱愛旅程,體現了他在新聞工作中的努力與成就。能夠將自己的熱情與事業結合,並在其中找到成就感,是每一位追尋夢想者所渴望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職業生涯的轉變,陳自瑜先生的故事激勵著每一位懷抱夢想的人,鼓勵他們尋找自己的熱情、克服挑戰,最終成為改變的一份子。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danny-chan-the-birth-of-the-bus-fan-club/。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