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的教育之道|黎多褔先生

在時代飛速變遷的今天,教育的方式也隨之改變。近日,我們專訪了黎多褔先生,一位有著豐富生活智慧的長者,他以輕鬆而坦率的語氣,分享了如何在代際之間找到平衡,並對現代家庭教育提出了他的獨到見解。

- Advertisement -

放手與陪伴的平衡

「我們不是不擔心,但不想再用以前教兒子的方式去教孫子,因為那是不合時宜的。」黎先生開門見山地道出了他對當下家庭教育的看法。他坦言,過去的教育模式或許在當時有效,但如果將之硬套到今天的年輕人身上,未必能行得通。「時代不同了,與其執著於干涉,不如放手。」他說,這並不意味著完全不管,而是選擇在陪伴中引導,給予適度的空間和自由。

黎先生的做法是「教而不壓」。他認為,現代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與尊重,而不是過多的指令。「不像以前一樣,一定要他們做什麼、完成什麼。有時他們做不到,我們還要耐心解釋,幫助他們去理解,而不是強硬要求。」

時代不同,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黎先生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生動解釋了不同時代的差異。「我們那個年代,沒什麼電子設備,日常娛樂就是看電視、看卡通片,或者跟鄰居一起玩。但現在的孩子不一樣,鄰居的姓氏可能都不知道。」數碼時代的來臨,讓孩子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更多地通過網絡互動和建立社交關係。黎先生說:「這並不是好壞之分,只是時代的趨勢不同而已,我們需要學會接受,並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以前上學用的是紙和筆,現在小學、幼稚園都在用 iPad。這種改變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日常的一部分。」黎先生認為,作為家長,與其完全禁止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不如學會觀察和引導,辨別他們的使用方式。

結語:教育的核心是尊重與適應

黎多褔先生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智慧而溫暖的家庭教育方式。時代在變,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不是一味地堅持舊有的教育方式,而是學會與時俱進,用理解、尊重和包容去陪伴孩子的成長。

「教育的本質不是控制,而是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黎多褔先生的這句話,或許正是現代家庭教育的最佳註解。

- Advertisement -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clement-the-way-of-educatio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