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用剪刀傳遞愛與尊嚴|專訪袁宜聰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在這個城市的角落,有一群人默默地用手中的剪刀,為有需要的人帶來一點尊嚴與溫暖。他們來自義剪組織「易剪義」,這是一個由專業髮型師與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為長者、基層市民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免費剪髮服務。

「其實我們一直都有不同機構來聯絡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幫助他們的服務對象。」袁宜聰先生談到義剪活動時說道。然而,疫情之後,義剪的頻率大幅減少,從過往的多場活動縮減至如今每月僅一至兩次。「原因有很多,部分社工或職員因疫情離職或轉行,甚至一些機構的資金告罄,導致項目無以為繼。」

在這個城市的角落,有一群人默默地用手中的剪刀,為有需要的人帶來一點尊嚴與溫暖。他們來自義剪組織「易剪義」,這是一個由專業髮型師與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為長者、基層市民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免費剪髮服務。

義剪的可持續性與挑戰

義剪服務一開始是完全免費的,但疫情影響了整個行業,許多髮型師的收入也受到了衝擊。因此,「易剪義」開始向合作單位提出提供基本的「車馬費」,以補貼義工的車費與時間成本。

場地方面,義剪活動多在地區中心舉辦。袁宜聰先生表示,他們一直希望能夠尋找更多合作機構,擴展服務的範圍。「義剪不只是剪髮,它建立了一種關係,一種長者能夠認得,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有人來幫我剪頭髮的連結。這種連結因疫情而中斷,真的很可惜。」

不只是長者,人人都需要義剪

除了長者,義剪對象其實相當廣泛。「有頭髮的人都有剪髮的需要,但我們希望能提供的不只是修剪,而是讓服務對象擁有選擇,擁有一點點美感與尊嚴。」袁先生指出,由專業髮型師進行義剪,能夠提供更細緻的服務,讓受惠者感受到真正的關懷。

他舉例說:「就像派飯一樣,並不是所有長者都會拿我們的素菜飯盒,如果隔壁派的是燒肉飯,他們可能會選擇燒肉飯,而不是素菜飯。同樣地,剪髮也是一種選擇,他們未必會隨便讓人剪。」因此,「易剪義」的義工團隊一直努力提升專業度,讓受惠者在體驗過後願意再回來,甚至口耳相傳,讓更多人受惠。

在這個城市的角落,有一群人默默地用手中的剪刀,為有需要的人帶來一點尊嚴與溫暖。他們來自義剪組織「易剪義」,這是一個由專業髮型師與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為長者、基層市民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免費剪髮服務。

從學習到服務,義剪團隊的成長

目前,「易剪義」的義工團隊已經發展至約100人。「我們從2014年開始,透過口耳相傳,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袁先生回憶道,疫情前,他們還曾開班授課,教授剪髮技巧,不僅讓學員能夠學習基本的居家剪髮技巧,甚至有機會成為義剪志工。

「有些人學剪髮是為了幫家人剪,有些是移民前想學一技之長,也有些是純粹希望學成後參與義剪。」這些課程讓更多人能夠掌握剪髮技能,進一步擴展義剪的影響力。

讓愛與尊嚴繼續延續

義剪,不只是剪髮這麼簡單,它是一種關懷,一種連結,一種讓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方式。「易剪義」的努力,讓許多長者不用為剪髮費用煩惱,也讓他們在每一次剪髮後,感受到一份來自社會的溫暖。

「我們希望可以讓義剪服務繼續下去,讓這份愛與尊嚴,透過我們的剪刀,一直延續下去。」袁宜聰先生堅定地說。

這不僅是一把剪刀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用行動在這座城市裡傳遞關愛的故事。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send-love-with-haircutting/。歡迎轉載。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專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