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的世界裡,每一個旋轉、每一個步伐,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生命的韻律。廖順霞老師,一位熱衷於中國舞蹈的老師,以她獨特的方式將這門藝術帶給樂齡族群,使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表演,更成為強身健體、連結人心的橋樑。

中國舞的藝術與健康雙重價值
中國舞蹈融合了古典舞、戲曲的精髓,講求「手、眼、身、法、步」的協調,動靜之間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然而,對於樂齡人士而言,中國舞不只是藝術,更是一種身心鍛煉方式。透過舞蹈的動律與韻律,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身體的平衡感與靈活度,減少跌倒的風險。同時,舞蹈所帶來的專注與節奏感,也讓長者們的思維更加敏捷,享受運動的樂趣。
「當你輕鬆地舞動,身體會變得更健康;當你用心去感受舞蹈,它會讓你發現生活的美。」 這是廖老師對中國舞的體悟,也是她努力推廣這門藝術的初衷。

從學習到教學:初心不改的舞者
原本只是做文職工作的廖老師,因為對中國舞的熱愛,開始在業餘時間學習。機緣巧合之下,她被邀請擔任樂齡舞蹈導師,儘管這只是義務工作,甚至有時需要自掏腰包負擔交通費,但她仍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挑戰。
「如果只是為了金錢,那麼這份熱情就會變質。我選擇做這件事,不是因為有回報,而是因為它讓我快樂。」 她笑著說。這份純粹的初心,讓她在一年內堅持每個月去教導樂齡舞者,直到最後看到他們在舞台上齊心協力的演出,那一刻的成就感,遠遠超越了物質上的回報。

教學的挑戰與喜悅
對於年長者來說,學習舞蹈並不容易,特別是在沒有鏡子的環境下,老師需要更加細心地指導每一位學生的動作。廖順霞老師與她的團隊,採取分組教學的方式,確保每位學員都能得到個別關注。
「有些長者在動作上會感到吃力,甚至無法完全模仿老師的示範。」她解釋道,「但我學會了如何讓他們放鬆,如何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力方式。當他們發現自己能夠做到,並且感受到身體的輕鬆與舒適,那種喜悅是無法言喻的。」
不僅如此,舞蹈課也成為了一個社交的平台,讓這群長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彼此支持,建立深厚的友誼。有人曾對她說:「老師,我上完課後,整個肩膀都放鬆了,心情也變好了!」這些簡單的回饋,對她而言,是最珍貴的肯定。

舞蹈的真正美感
「美,不只是外表,而是來自內心的光彩。」這是廖順霞老師一直以來的信念。她認為,舞蹈的價值不在於技巧的高低,而在於舞者是否能夠用心去感受、去表達。「一個七十多歲的長者,帶著燦爛的笑容做著簡單的動作,那種美,是任何華麗技術都無法比擬的。」

結語
廖順霞老師的故事,是對「舞蹈無界限」最好的詮釋。她以自己的熱情與真誠,讓中國舞成為樂齡族群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僅帶來健康,更帶來心靈的滿足與快樂。在這條推廣中國舞的道路上,她沒有華麗的頭銜,沒有豐厚的報酬,卻擁有最珍貴的收穫——來自學員們純粹的笑容與感謝。
她說:「我只是盡自己所能,做一件讓人快樂的事。」這份初心,讓她的舞步更加堅定,也讓更多人因她而感受到舞蹈的美好。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the-road-to-teaching-chinese-dance/。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