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接納與發掘:一位父親與自閉症兒子的成長故事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作為一位三十多歲自閉症兒子的父親,黎多褔先生的分享令人動容,也直擊許多家庭面對SEN(特殊教育需要)孩子時的心路歷程和挑戰。 

接納孩子,走出孤獨 

黎先生的兒子雖然患有自閉症,但他一直強調:「你要接受他,讓你的朋友也接受他。」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許多家長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黎先生提到,很多家長因害怕別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選擇將孩子藏起來,甚至自己也避免社交活動。然而,他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我常常帶他出去,跟朋友吃飯、旅行。他坐在那裡,自己吃自己的、做自己的事,不會影響別人。」他認為,這種公開的接納不僅能讓孩子適應世界,也能讓周圍人慢慢接受這樣的孩子,甚至促進更多的互動。「很多人認識我的兒子後,慢慢也能理解並欣賞他的特點,這是很重要的。」 

發掘孩子的天賦 

黎先生的兒子是一個擁有自理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獨自上下班、照顧自己生活。雖然與人溝通是他的弱點,但黎先生發現,兒子在某些領域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例如,他擅長心算,能在腦中快速完成三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甚至比計算機還快。 

「這些天賦不是用來謀生的,但它們是他的優點,值得被欣賞。」黎先生認為,作為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發掘孩子的優點,並讓孩子在這些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有些孩子喜歡畫畫,有些喜歡音樂,而有些像我的兒子,喜歡數學或電腦。每位家長都應該努力去探索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並給予他們更多鼓勵。」 

讚美的藝術 

談到如何鼓勵孩子,黎先生特別提到讚美的重要性。他指出,讚美不應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應該具體且真誠。例如,當孩子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時,應該告訴他:「你能做到,是因為你之前練習了很多,努力過了。」這種具體的讚美能讓孩子明白成功的原因,從而建立自信,也能幫助他們在未來遇到挑戰時,運用類似的方式去克服困難。 

接納的過程 

黎先生坦言,接受孩子的特殊之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以前帶他出門,別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他,我們也會感到不自在,甚至會對那些人感到憤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慢慢學會了接納這一切,也釋然了:「現在看開了,沒什麼過不去的事。」 

以前資訊不發達,社會對自閉症的了解有限,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閉症是什麼。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報導和公眾教育,讓大家對這個群體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提到一些名人,例如藝人陳錦雄,為了陪伴自閉症孩子成長,甚至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這都讓他深受啟發。 

給其他家長的建議 

黎先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為其他有SEN孩子的家庭帶來啟發。他認為,家長應該學會「察覺」孩子的特點,用心去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引導他們在這些方面發展。同時,他也鼓勵家長們多與外界分享自己的經歷,而不是選擇隱藏:「分享不僅能讓自己釋懷,也能幫助更多的家長,甚至讓社會對這個群體有更多的了解和包容。」 

結語 

黎先生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接納、發掘與成長的動人篇章。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每一個SEN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或許有缺陷,但同時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而作為父母,接納並珍惜這些特點,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與支持。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力量,也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在面對生命中的困難時,我們能否像他一樣,選擇接納並努力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clement-accept-and-discover/。歡迎轉載。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專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