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美髮改變人生|仝人動力

在劉十六的眼中,「髮型師」這個職業絕不僅僅是剪髮、造型那麼簡單。她認為,髮型師是一個需要技術、溝通能力、潮流敏銳度,甚至心理輔導能力的專業。作為仝人動力的創辦人,劉十六不僅是一名髮型師,更是一位希望透過行業力量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先鋒。

仝人動力的起步:一場理想與現實的拉鋸戰

「仝人動力」成立於一群志同道合的髮型師之間,初衷是希望運用集體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這個組織在創立初期面臨了不少挑戰。劉十六坦言:「我們當時希望能推動社會關懷,透過不同範疇的專業來幫助他人,比如生涯規劃和職場體驗。但現實是,組織運作需要資金,而我們的團隊中,除了我,沒有人懂得去策劃或執行這些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十六成了唯一的「推動者」。她不僅需要想辦法籌措經費,還要親力親為地與學校合作,設計生涯規劃課程,甚至帶領學生實地體驗髮型屋的工作環境。這些課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職場經驗,還幫助他們對美髮行業有更深的理解。「很多學生以前從來沒有機會在髮型屋裡洗過頭,吹過頭髮。他們甚至不知道我們這一行需要經歷什麼。」

打破偏見:髮型師是個專業,不只是洗頭仔

談及大眾對髮型師的刻板印象,劉十六直言:「以前的人總愛說,好好的人為什麼要去做『洗頭仔』?但你看看今天的那些星級髮型師,很多人不就是從『洗頭仔』做起的嗎?這個行業絕對不是沒有出路的。」

劉十六指出,髮型師的專業不僅在於技術,更在於全方位的能力。「我們不是只會剪頭髮,還需要有好的溝通能力、細心的服務態度、對潮流的敏銳觸覺,甚至要懂得心理輔導。作為一名出色的髮型師,你需要具備極高的專業水準。」

她提到,行業內一些固步自封、技術退步的從業者正在被市場淘汰,而真正有能力的專業髮型師,則在贏得更多的尊重。「我們需要正視這個行業,讓社會看到它的專業性,並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

用技能改變人生:仝人動力的社會責任

為了進一步實現她的社會理想,仝人動力曾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技能培訓計畫,專門針對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新移民以及中年失業人士。劉十六解釋:「我們設計了一個專業的洗頭員課程,分為基礎級和高級。學員只要掌握了洗頭技能,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轉介到工作崗位上。」

- Advertisement -

這套課程不僅僅是技術培訓,還包括一個評級系統。例如,學員完成培訓後,可以通過導師的評價獲得「星級認證」。星級越高,他們獲得的薪酬水平也越高。「我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建立一個標準化的系統,讓僱主可以放心聘請我們培訓出來的人才。」

然而,這個原本設想周全的計畫卻在申請基金時被拒。劉十六回憶起當時的經歷,仍然感到無奈:「我們的計畫被評價為『過於完善』,理由是這樣的系統已經不需要初創基金的支持了。」

未來:為行業正名,為社會注入希望

儘管困難重重,劉十六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她深信,透過仝人動力的努力,不僅能幫助有需要的人掌握一技之長,還能改變社會對美髮行業的偏見。「我們希望能打造一個更專業、更正面的行業形象,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行業的價值。」

結語:

劉十六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縮影,更是一個行業如何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例證。就像她所說:「髮型師不只是做頭髮的,而是能改變人生的專業。」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eigo-lau-mrcs-limit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