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年裡,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的無聲貢獻悄然覆蓋了整個香港,從繁華的市區到偏遠的鄉村,甚至遠至離島。他們的足跡遍布每一個角落,默默行動,解決著無數案件,為社會注入無盡的力量。這支隊伍由鄭偉軒創立,他們的工作雖然低調,卻承載著對社會的巨大責任。
守望者的無畏行動
「我們的行動範圍覆蓋了整個香港,」鄭偉軒在訪談中提及。「不論是港島、新界還是離島,我們都會去。我們的目標是走遍全香港,無論案件在哪個區發生,我們都會盡力去處理。」這種跨區域、無差別的援助方式,讓守望者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但也因此更加全面。
守望者服務團並不劃定界線,無論案件發生於何處,他們都義無反顧地前往。「你不會因為案件發生在某個地方就選擇不去處理,」鄭偉軒堅定地說道。「即使是偏遠的地方,比如南丫島,我們也會去。只要案件發生了,我們就會投入行動。」
這種無畏的精神背後,承載著他們對責任的深刻理解。「一旦開始了,就一定會追下去,直到找到結果為止。」鄭偉軒分享了他們面對每一宗案件的執行原則,儘管過程充滿挑戰,卻絕不輕言放棄。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並非每一宗案件都能找到滿意的答案。「有些案件真的沒有結果,到了某個階段,我們不得不暫停,希望未來有新的線索。」這種無法控制的變數,對守望者服務團來說,是日常的一部分。
資源有限,但信念無限
守望者服務團的另一個挑戰,是人手與資源的短缺。鄭偉軒坦言,他們必須在多宗案件間小心取捨,無法將所有精力集中於單一案件。「我們不可能為了一宗案件而忽略其他案件,」他解釋道。有限的資源讓每一個決定都變得格外艱難,但這也磨練了他們的應變能力和協作精神。
「有時候案件會跨區發展,你沒辦法停下來,」鄭偉軒說道。「你只能繼續追查下去,直到有結果。」這句話的背後,透露著守望者服務團不屈不撓的工作態度。他們的工作並非短期目標,而是著眼於更長遠的社會安定。每一宗案件,背後都是一份沉重的責任感。
從義勇軍到守望者:責任感的延續
鄭偉軒的責任感,並非憑空而來。他的成長背景與香港的歷史變遷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中的經歷,對他後來的服務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1年,鄭偉軒以「J仔」的身份加入了皇家香港軍團少年領袖團,接受了與英軍相似的嚴格訓練。「我自己的根就是皇家香港軍團」他憶起當年,毫不掩飾對那段歲月的懷念。義勇軍解散後,鄭偉軒雖然與這個組織的聯繫逐漸減少,但這段經歷卻成為他日後創辦守望者服務團的基石。
「義勇軍的隊員都是來自平民,但我們的責任感絲毫不亞於正規軍隊,」鄭偉軒說道,這種共同的使命感深深植入了他的內心。
守望者服務團的誕生與堅守
多年後,鄭偉軒將自己在義勇軍中學到的紀律性和責任感,帶入了2021年創立的香港守望者服務團。「守望者服務團的成立,是我回應社會需求的一種方式,」鄭偉軒表示。他們的目標,是為社會中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提供無償援助,無論地點多麼偏遠,條件多麼艱苦。
雖然團隊資源有限,但鄭偉軒和他的義工們始終堅持初心。他們相信,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遷,社會中總有需要被守護的人。「我從義勇軍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責任感,」他強調,「這也是我創立守望者服務團的初衷。」
結語:守護香港的未來
鄭偉軒的故事,既是個人的成長歷程,也是香港歷史的縮影。他從義勇軍的歲月中汲取了堅韌與責任,並將這些價值帶入了守望者服務團的工作中。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無論繁華還是寧靜,無論中心還是邊緣,都有守望者的身影。他們不僅是在提供救援服務,更是在捍衛一種精神——那種無論環境如何改變,都要堅守對社會的承諾與責任感。
隨著香港歷史的繼續書寫,像鄭偉軒這樣的人,無疑是這座城市的守護者。他們默默守護著香港的每一個人、每一寸土地,為未來的世代延續這份珍貴的信念與責任感。
鄭偉軒最後的一句話,簡短卻有力:「我們會繼續走下去。」這正是守望者精神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