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文化的先驅|陳自瑜先生

陳自瑜先生是在香港巴士文化界的知名人物,他的故事始於1997年前後,當時他受到外國書籍的啟發,決定創立一家公司,專注於以巴士為主題的書籍。他的初衷不只是商業上的嘗試,更是對香港這座城市獨特交通文化的致敬。

早期的創業之路

陳先生的首本作品是《九龍巴士手冊》,這本小冊子深入記載了各個巴士公司,詳盡記錄每輛車的車牌與註冊日期。當時,由於這類資料在互聯網上難以獲得,他的出版物迅速引起了熱烈的反響,讓熱愛巴士的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香港的交通歷史。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料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面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陳自瑜先生開始調整公司的商業策略,從僅僅出版書籍走向專注於巴士模型的收藏與生產。他暗下決心,要將這份愛好變為更多人的共同回憶與收藏。

模型的夢想與創新

陳自瑜先生的夢想是推出代表香港的巴士玩具。在與英國的一家巴士模型製造公司接洽後,他成功獲得了中環巴士的授權,正式踏上生產香港本地巴士模型的道路。在這段時間,陳自瑜先生與巴士公司的老闆探討了轉型的可能性。老闆詢問他:“你做了這麼久的巴士研究,和巴士公司又這麼熟,為什麼不考慮自己開發品牌?”這句話引發了他新的商業構想,想要從純粹為英國公司生產模型,轉向建立自己的品牌。於是,他和合作夥伴Andy展開了新計畫。他們決定合作,Andy幫忙與英國公司取得授權,而他則負責設計生產。隨著公司的成立,他們專注於設計和生產包括古董和現代款式的巴士模型。

現代化的挑戰

2002年,陳自瑜先生開始與英國的模型製造商合作,意圖推出現代版低地台巴士模型。儘管初期面對市場的猶豫,特別是在公司內部對新型設計的擔憂,陳自瑜先生依然堅持自己的理念,推動了新款模型的生產。在與英國製造商的對話中,他發現對方對古老款式的模型情有獨鍾,但他提出應該注重現代設計的市場潛力。經過多次討論,陳自瑜先生成功說服對方,使得新設計能夠順利進行。他的堅持最終讓這些現代款式模型獲得了熱烈的市場回響,吸引了大量巴士迷和收藏家的注意。

合作的重要性

陳自瑜先生特別強調,他的成功除了依賴於產品本身的質量外,更在於與合作夥伴和巴士公司的良好關係。他表示,巴士制造廠對他的支持,使得新模型能夠更快地投入生產。雖然現在的巴士公司對版權的要求日益嚴格,但他仍對過去的合作模式充滿感激。他相信,這樣的合作精神是能促進巴士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

對未來的展望

雖然面對市場逐步的變化,陳自瑜先生始終懷著對巴士和文化的熱愛。他希望能繼續生產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巴士模型,讓更多人能夠透過這些作品回憶和感受香港的交通文化。陳自瑜先生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創業記,也是一段對本土文化的熱情與堅持。他的努力不僅讓他在巴士文化界獲得了一席之地,也讓香港的巴士文化在玩具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深受巴士迷和收藏家的喜愛。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danny-chan-pioneer-of-hong-kongs-bus-culture/。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Advertisement -